文章列表
|
為什么10萬+爆文的標題越來越長了? 二維碼
124
發表時間:2017-05-10 08:27 根據第三方權威數據監測,2015年10萬+的圖文標題字數長度為15-18個字,2016年為18-20個字,到了2017年這個平均長度已經達到21-23個字了,最多的標題字數達到了驚人的61個字,要知道微信公眾號的標題長度上限是64個字。 我們搜集整理了2017年以來數千個閱讀10萬+的標題,經過分析和用戶訪談,漸漸得出了以下幾點結論。 你可能也有切身體會了,2015年的時候公眾號圖文的整體閱讀量為10%左右,很多人已經感受到了恐慌,要知道此前的2013年和14年的閱讀量分別是40%和20%,到了2016年這個比例繼續攔腰砍斷,大多數公眾號閱讀量只有5%左右,如何提高閱讀量成了扛在每個小編頭上的巨大壓力。
究其原因,不外乎大家訂閱的公眾號越來越多,翻看你自己的手機,是不是訂閱了上百個公眾號,是不是有很多公眾號有幾十篇未讀文章,信息的泛濫和過載讓我們每天過得很疲憊,總有看不完的信息,那選擇看什么就成為一個重要課題,對于可看可不看的內容就選擇不看了。所以誰能夠成功從用戶那里獲得更多的注意力,將會具備更大的商業價值。
因此,面對信息泛濫及閱讀下滑,如何取一個更吸引人的標題,從而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就成為了重點。要知道一個好的標題對于內容的影響可以達到80%以上,所以說標題是內容的**入口,一點都不為過。 前面講到了標題是內容的流量入口,因此與其把信息都集中在內容里被動等待用戶打開和發現,不如直接把信息展示在入口上讓人一看便知。這種做法我們將其簡稱為“信息前置” 當大家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時,就沒有耐心讀完所有的信息,讀標題就成為了一種習慣,這種對于用戶習慣的迎合較早出現在各類都市報上,那時一份1塊錢左右的都市報動不動達到上百個版本,讀者只能快速瀏覽標題決定哪篇文章要讀,因此這個時期出現了許多非常長的“標題黨”,例如:(《南國早報》,2013年5月15日)一則標題就分為三部分: 總字數達到了62個字,和我們現在的公眾號圖文是不是很像?
因此,為了能將文章里吸引人的故事、亮點、數字盡可能展示出來,我們的標題就越來越長了。 1.故事內容濃縮 將故事的亮點進行提煉,并加以修飾和夸張。 報道創業者融資信息媒體“鉛筆道”,幾乎所有的標題都采用信息前置的方法,由于每個創業者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,而融資又與金錢有直接的關系,所以他們的標題大多是這樣子的:
《跑全馬順路獲賽伯樂5000萬投資 他握20萬自媒體服務5萬廣告主 年營收2億》 《融資5千萬 她帶15000用戶集裝箱健身 不辦卡不打烊復購率50%》
通過這些標題,你能夠很清楚的知道這家創業公司的融資額、用戶數、銷售額、商業模式亮點等信息,甚至只要看一眼標題就夠了,完全不用打開文章閱讀,只有通過標題看到特別感興趣的再點進去查看。
2.多項內容壓縮展示 公眾號36氪有一個固定的欄目,就是每天早上8點1刻會推送一個創業、科技互聯網有關的信息合集,為了提高閱讀,他們的標題往往是這樣的:
《蘋果“飛船”總部今年4月開業;傳富士康已暫停多條iPhone產線運營;順豐2016年凈利超40億元》 《馬云稱百聯是零售”祖師爺“;滴滴推出英文版App;傳斗魚擬融資10億元;《長城》北美票房慘淡》
平均長度超過40個字,里面包含3-4條大公司或者比較重大的新聞,而且綜合運營了多種起標題的技巧,具體的技巧請大家看接下來的幾個標題寫作法則課程。
3.標題的修飾也很重要 知名營銷專家李叫獸幫一個理財App做咨詢的時候,看到其文案為“預估收益7%”,這樣的話很冷冰冰,并不能打動用戶,于是李叫獸將標題改為了“預估收益7%,2017存錢不流行去銀行排隊了”,結果果然提高了一倍的點擊。
還有一個標題叫做“一位年薪百萬銷售總監的四個忠告:看完讓你少走三年彎路”。這類信息前置的標題亮點在于后面的修飾,不用去銀行排隊、少走三年彎路都是一個補充,一個讓用戶明顯感知的效果,相比于原來的內容更加容易理解和感受到,也就更容易轉化了。 標題里信息含量越大,越有利于搜索引擎抓取,也有利于各平臺的智能推薦的抓取,更容易推薦到首頁,被用戶所捕獲。而且不同的人對于信息的側重點不同,所以信息含量越大,越能滿足不同水平、不同需求的人。
這一點大家通過閱讀上面的案例就可以看出,在這里就不過多展開了。 從趨勢上看,標題越來越長,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有三點: 1.信息泛濫和注意力缺失,讓標題成為內容競爭的**道戰場 2.信息前置可以讓讀者更容易被內容所吸引,也讓標題越來越長 3.長標題有利于搜索引擎優化
一個好的標題并不容易產生,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,再加上不斷的練習、觀察、總結才能越起越好。 |